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智能制造裝備亮眼表現因何來(延伸閱讀)

本報記者 李心萍

2025年08月08日08:03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我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.2%,拉動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3.4個百分點,充分發揮了工業發展“穩定器”作用。這其中,智能制造裝備表現亮眼。智能制造裝備主要包括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、增材制造、智能傳感與控制、智能檢測與裝配、智能物流與倉儲等關鍵技術裝備。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,今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35.6%、智能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1600億元、智能搬運機器人銷量同比增長11.2%。

  “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持續深入,拉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蓬勃發展。”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智能制造分會秘書長劉前軍介紹,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今年有望超過5萬億元。

  先看工業機器人。機器人市場保持快速增長勢頭,我國已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。近3年全球新增工業機器人裝機量,我國佔一半以上。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同時,行業創新能力穩步提升,我國機器人產業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全產業鏈體系,在精密減速器、高性能伺服驅動系統、智能控制器、智能一體化關節等關鍵技術和部件領域的技術進步明顯。

  今年上半年,我國工業機器人出口額同比增長61.5%。當前,我國擁有機器人相關有效專利超19萬項,佔全球比重約2/3。

  “作為全球第一制造大國,我國工業門類齊全且企業發展水平具有多層次性,為國內機器人企業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會。”劉前軍介紹,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突破900億元,保有量佔全球市場的43%以上。

  再看傳感器。作為現代制造業的“感官神經”,傳感器在機械行業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。今年上半年,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,其中工業自動化領域佔據最大份額,達到35%以上。

  工業傳感器領域,溫度傳感器、壓力傳感器和流量傳感器成為市場增長主要動力。今年上半年,機器人視覺傳感器市場規模達47.56億元。隨著工業機器人市場逐漸成熟,視覺傳感器市場增長新動力主要源自人形機器人領域。

  “與此同時,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為傳感器市場注入強勁動力。”劉前軍說,今年上半年,新能源汽車產銷同比分別增長41.4%和40.3%,帶動了電流傳感器、轉角傳感器、壓力傳感器等產品需求增長。

  據《“十四五”智能制造發展規劃》,到今年底,70%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,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,智能制造裝備仍擁有廣闊空間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08日 02 版)

(責編:彭靜、彭曉玲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