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呂旃蒙:昆侖關前顯勇毅 桂林城下鑄忠魂(銘記歷史 緬懷先烈·抗日英雄)

新華社記者 楊 馳

2025年08月08日08:50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  呂旃蒙像。
  新華社發

  在廣西桂林市普陀山博望坪,三將軍殉職紀念塔及八百壯士墓靜靜矗立,無聲講述著桂林保衛戰的壯烈故事。呂明志每年清明節都會帶著家人來祭拜自己的外公——長眠於三將軍墓的國民革命軍陸軍第31軍參謀長呂旃蒙,同后輩回顧那段悲壯的抗日記憶。

  出生在湖南的呂旃蒙中學畢業后,看到當時軍閥混戰的局面,毅然選擇投筆從戎,以優異成績考取黃埔軍校。

 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,呂旃蒙調任國民黨陸軍第二預備師參謀長。日軍為切斷我國通往海外的國際大通道桂越公路,不惜代價發動大規模入侵廣西南部的戰事。1939年起,呂旃蒙率部在廣西賓陽等地參加昆侖關戰役,立下赫赫戰功。在多方密切配合下,我軍重創了來犯的日本侵略軍,擊斃日軍第21旅團長中村正雄少將,取得了昆侖關戰役的勝利。

  1944年,日軍企圖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,悍然發動豫湘桂戰役。日軍在攻陷湖南衡陽后,派出11萬余人,分多路從不同方向向廣西腹地發動攻勢。

  擔任第31軍少將參謀長的呂旃蒙主動請纓,隨同第31軍、第46軍及其他特種部隊共同擔負起堅守桂林3個月的戰略任務。原本,第四戰區司令長官張發奎准備調呂旃蒙去大后方擔任防守任務,呂旃蒙卻說:“駐守桂林,與敵決戰!”“當此國難時,與城共存亡!”

  率部出發前,呂旃蒙在做好鄉親們疏散工作后才安排妻女撤離。為了不讓家人擔心,他謊稱自己只是去桂林送軍火,結束后就回來團聚。“這一別竟是永別。”呂明志說。

  面對10余萬日軍的咄咄攻勢,隻有數萬守軍的中國軍隊不得不選擇固守待援。呂旃蒙深入各陣地實施戰前動員,盡可能合理配置軍力,加強戰術部署。

  桂林保衛戰正式打響。呂旃蒙率部利用工事和天然掩體岩洞等地形奮起抵抗,激戰數天,令日軍損失慘重。但由於孤軍作戰沒有外援,加上戰線過長,守衛力量薄弱,桂林防線在日軍的強大攻勢下,大部陣地相繼失守。殘暴的日軍更是對退守七星岩口陣地的守軍使用毒氣彈、燃燒彈和火焰噴射器,被迫退入洞內的131師391團官兵及傷病員約800人在洞內壯烈犧牲。

  城防司令韋雲淞不顧呂旃蒙等將領的堅決反對,11月9日決定棄城,守軍各部不得不各自突圍。呂旃蒙則率部繼續阻擊日軍,多次展開肉搏戰。與日軍苦戰3晝夜后,呂旃蒙被包圍於德智中學附近,在黑夜突圍時身中數彈壯烈犧牲,以身殉國。

  呂旃蒙犧牲后,當地百姓默默將其尸骸與另外兩名抗日犧牲將軍陳濟桓、闞維雍安葬在博望坪,起名為三將軍墓。

  如今,被列為桂林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三將軍墓與八百壯士墓,每年都會迎來無數前來瞻仰的人們。“我會把外公和先烈們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,他們的故事永遠不會被遺忘。”呂明志說。

  (據新華社南寧8月3日電)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8月08日 06 版)

(責編:任佳暉、彭曉玲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