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維·塞曼達
2025年09月24日08:43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中國—聯合國糧農組織—烏干達南南合作項目通過三方協同機制,將技術轉移、能力建設與市場對接相結合,助力烏干達農戶實現生產力躍升。該項目生動詮釋了全球發展倡議的“六個堅持”理念原則,為破解全球發展赤字提供了中國方案。
該項目創新性地整合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專業平台、中國的技術資源與烏干達的本土經驗,通過建立技術推廣站、組織跨國專家團隊,將單項援助轉化為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,為全球南方國家探索出一條技術賦能—產業升級—市場拓展的全鏈條發展路徑。這種多邊框架下的合作,是重振全球發展伙伴關系的具體實踐。
該項目精准對接烏干達農牧漁業需求,通過雜交水稻種植、作物及畜牧新品種引進等技術培訓,直接提升了烏干達農民的生活水平和自主發展能力。這種合作模式推動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基層民眾,體現了堅持發展優先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。
近年來,烏干達水稻單產不斷創下新紀錄,糧食作物品類和加工水平明顯提升。這種看得見、摸得著的成果,彰顯了全球發展倡議堅持行動導向的理念原則。其成功的關鍵在於將中國減貧經驗與烏干達本地實際相結合,例如狐尾小米的引進以及稻魚共生的嘗試,兼顧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,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思想。
實踐証明,全球發展倡議通過機制創新與務實行動,能夠有效彌合全球發展鴻溝。當前倡議框架下已開展1100多個項目,覆蓋減貧、糧食安全、可持續發展等多個領域。希望未來進一步加強技術轉移與知識共享,讓更多國家從中國方案中受益。
(作者為烏干達發展觀察中心執行主任,本報記者鄒鬆採訪整理)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24日 03 版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